新絲路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15032321:33







  

  


拜臺海兩岸的和平發展,給中國有空間專注於國際經濟發展
頗有領導世界經濟發展之勢 - - 中國應給台灣一個掌聲才是!

 

美國及日本分別主導的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及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的地位,
中國推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IIB,簡稱亞投行) 正獲得眾多歐洲及亞洲的美國盟邦支持,視為中國外交一場重大勝利。但該行初步資金規模仍小,只有世銀的1/3規模,短期內尚不足以改變國際經濟秩序。

美國主要盟國英國本月初率先宣布加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行列後,引發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及奧地利等一連串歐洲國家紛紛跟進;美國在亞洲的兩大盟國澳洲及南韓也表態將在本月 31 日申請期限前加入,盼一同參與亞洲建設投資計畫。這些國家都不顧美國對該行制度的質疑,以及不鼓勵加入的態度。




歐洲各國政府為了爭取優勢不顧美國疑慮,不約而同選擇加入中國大陸倡導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高與能夠搶先優勢,他向國會發表選前預算演說強調,這是英國企業的機會。

美國財政部長路傑克(Jack Lew)要求英國暫緩加入亞投行後,而英財長說:「我們已決定成為新的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因為我們認為應參與這些新國際機構的創立。」身為美國關係最密切的盟友,英國這項行動引發滾雪球反應。

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宣布他們也將參與。盧森堡和瑞士隨後迅速跟進,日本也稱時機純熟時加入。

大西洋兩岸和歐洲內部外交交火只是指出各國信號混沌和策略不同調的跡象,而非歐洲有任何傾向亞洲的偉大計畫。

 

確實有人認為歐洲開始傾向亞洲 - -

歐洲、美國和中國大陸官員告訴路透社,此事透露「西方」的國家間缺乏戰略對話 ...這個議題有敏感性。

歐洲聯盟(EU)主要強國在國家商業利益當前時,他們如何將共同的外交及安全政策擺一邊。

 

大陸新華社在評論中說:「德國、法國、義大利和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及美國長期盟友英國的加入,對美國的反亞投行陣線打開了一扇缺口。」它說:「對亞投行的酸葡萄心理使美國看起來孤立無援和偽善。」



           石榴  剖切方法
           



           

中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一帶一路」計畫,將嚴格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就是「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以及「平等互利」。

內涵歸納主要是「五通三同」:
「五通」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與「民心相通」;
「三同」則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與「責任共同體」。
「五通三同」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缺一不可,主要的目標,就是「創造共贏」。

「一帶一路」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前年九月與十月分別提出的概念,「一帶」指的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希望能夠建構「亞洲命運共同體」,而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做為帶動「一帶一路」計畫的資金來源。

 

(AIIB)能否成功,仍是充滿變數 - -
必須評估中國的能力、是否資金卡在其他計畫中。

義大利專家她說,亞投行更像是北京政治策略的工具,一旦成

功,將強化中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形象。

 

「亞投行」是什麼?

A:「亞投行」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簡稱(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縮寫為AIIB),是一個區域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目前仍在籌建中,以「信貸」促進亞洲區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為目的,總部設在中國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目前共有28個國家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大多來自亞洲和中東,一旦英、法、德、義等確定加入,亞投行將更具影響力。

加入亞投行對台灣有什麼意義Y?

A:總統馬英九表示,台灣參與亞投行有三大理由

1、我們可在此一組織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讓中華民國成為國際間的資產而非負債。

2、我們希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亞投行未來受惠的國家,很多是RCEP成員或是亞太國家,「入亞投行對未來參與TPP或RCEP都是正面的」。

3、考量兩岸關係,大陸提出亞投行已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台灣不應該旁觀,應該積極參與,倘若我們不表態參加,反而會讓外界覺得,台灣不支持國際間協助發展較慢國家的基礎建設。

美國怎麼看「亞投行」?

A: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為吸引歐洲等國加入,中國已決定放棄在亞投行內的否決權,以消除這些國家顧慮。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莎基則表示,盟國自行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但美國希望看到亞投行在運營中「增加透明度」和有更好的治理能力。

近年美國力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簡稱「TPP」),中國也正在極力推出自己的區域多邊組織策略。除了亞投行外,還有金磚銀行與「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金融貿易戰略。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中國希望通過這些項目,對既有成熟國際體系抗衡。

然而,身為美國在亞洲最親密盟友之一的南韓,昨天(26日)宣布要入股亞投行,顯見美國與中國在亞投行這件事情上的角力,已落入下風,華府一些亞洲觀察家對目前美國在亞洲區的局勢,感到扼腕,許多政策專家老早就勸說歐巴馬政府,對於亞投行,美國要是有不同想法,從內部發揮影響,會比較容易。

 

要怎麼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

A:亞投行力爭在2015年設立,去年10月24日在北京舉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籌建備忘錄簽署儀式,當天共計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孟加拉、汶萊、柬埔寨、印度、哈薩克、科威特等21國簽署有關備忘錄。截至今年2月7日陸續成為創始成員包括印尼、紐西蘭、沙烏地阿拉伯、塔吉克、香港及約旦,據傳申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截止日是3月17日,但中國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在兩會期間表示,有意願加入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的國家,須在2015年3月31日前正式提出申請,本月起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盧森堡、瑞士、奧地利、土耳其、南韓等國已陸續申請加入。對此,我前副總統蕭萬長已飛往海南島出席博鰲論壇,預訂明天將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蕭習會」,雙方會談將談到台灣能否加入亞投行一事。

已經有了亞洲開發銀行,為什麼還需要亞投行?

A:簡單來說,亞洲開發銀行背後的靠山,跟主導成立亞投行的中國「想法不同」。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縮寫ADB)是亞太地區的區域性政府間的金融開發機構。它是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社會委員會專家小組會建議,經1963年12月在馬尼拉舉行的第一次亞洲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決定,於1966年11月正式建立的,總部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同年12月開始營業,亞行初建立時有34個成員國,目前其成員不斷增加,凡是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的會員或準會員,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以及該地區以外的聯合國及所屬機構的成員均可參加,亞行主要資金來源為日本,歷屆總裁也都是日本人。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3月24日在內閣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美國與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攜手合作,是最理想的關係。日本對是否加入亞投行持「極為慎重的立場」,再次強調在貸款審查機制等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日本難以加入。

 

【附表】亞投行與亞洲開發銀行的比較

亞投行(AIIB)

 

亞洲開發銀行(ADB)

北京

總部地點

馬尼拉

預計2015年底成立

創立日期

1966年

完成簽署籌建備忘錄有28個創始成員,另有9國申請加入

成員數

67個

提供亞洲基礎建設資金

宗旨

消除亞洲貧困,促進成員國經濟發展

中國,占50%

最大出資國

日本15.7%、美國15.6%

已內定首任行長是印度人

行長

創始以來都是日本人

未確定是否加入

與台灣關係

創始會員國之一

未定

中國投票權

6.5%



 

一帶一路戰略 陸掀俄語人才荒

在當前大陸加大對外開放過程中,利用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機遇,西部一些省區面向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出口貿易量增速迅猛,卻也凸顯俄語人才缺乏的問題。
 

台灣有團體抗議  加入亞投銀

一、反對台灣盲目追隨經濟強權的金融資本主義競賽

中國跳出來籌備亞投銀的目的,無非是要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金融機構體系的新霸主,以及在區域地緣政治上,藉由撒銀彈籠絡南亞各國以制衡美國。目前看來,亞投銀不過是過去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翻版,而後者在過去幾十年中,已被證明是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制約、剝削與干涉內政。

這是為了各國的「金融資本家階級」的利益服務,所以這幾天出來挺台灣加入亞投行的幾乎清一色是金融界大老。除此之外,亞投銀也被認為是為解決中國本身產能過剩、資本過剩的問題,一方面可以用貸款的形式向外輸出資本,另一方面又可以藉由灑銀彈來布局亞洲,制衡美國。

至少一千億美金的資本額,搭配中國目前的一帶一路政策,看起來的確是巨大的金融市場,是「國際商機」。然而,這些國際商機在最好的狀況下也不過是肥了巨大的跨國企業,頂多提高一些虛浮的經濟數據,但是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政府或經貿專家都尚未提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說服人民:巨大的國際商機可以轉化為國內廣大人民的福祉。

甚至在最壞的狀況下,亞投銀這樣的超級跨國金融機構,或許還會因為過度的資本炒作或呆帳問題而導致經濟泡沫與金融風暴,如此更將造成台灣國內嚴重的經濟問題。身為一個高度依賴區域經貿的島國,跨國金融體系的波動對我們的產業、消費者與勞動者來說都至為關鍵,因此台灣不應該協助建立一個更廣泛、更大程度整合但也更不穩定的金融體系,反而應該從幾次金融風暴的經驗中檢討這種無限制投入跨國金融資本主義競賽的代價。

二、中國藉著亞投行的各國資金來增加權力

以美國等西方強權所主導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在進行貸款、紓困時,時常會附加俗稱為「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例如縮減社會福利與公共支出等「撙節政策」,這往往造成接受貸款的國家更大的經濟困境與貧窮,更長久維持了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層次的經濟與政治權力,僵化了層層分工、層層剝削的國際體系。

雖然中國主導的亞投銀是否會複製此邏輯仍是未知數,但由於亞投銀可以被視為中國試圖增加其在亞洲國家中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進而與美國相抗衡的嘗試,所以,亞投銀的運作非常可能使中國得到更多的權力,這無論是對在政治與經濟上嚴重受制於中國的台灣或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都絕對不是好事。

三、對環境、勞工人權的堅持

此外,中國之所以另開賽局,提倡成立亞投銀的另外一個因素在於:對中國而言,既有的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對於環境與勞工權益的標準過高,使得中國無法干涉。因此可以預期的是,無論中國主導的亞投銀在未來是否會有在亞洲進行強勢經濟與政治干涉的問題,至少在環境與人權上,中國主導的亞投銀是不可能打自己痛處的,因此未來這些接受亞投銀貸款、援助的開發中國家之環境破壞與人權倒退的問題,將只會日益嚴重。

四、黑箱過程、一人決策、賠上全國

今天3月31號是亞投行的申請截止日,昨天馬英九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決定遞交參與意向書,馬政府不斷告訴我們,加入亞投銀可以有巨大的國際商機,拒絕加入就是鎖國、被邊緣化。但亞投行自去年底正式簽屬籌備備忘錄,行政部門卻到了昨天才召開第一次的跨部協調會議,在沒有經過完整的規劃與詳細的評估報告下一意孤行的濫用行政權、逃避國會的監督。自去年服貿、貨貿不厭其煩的跳針:利大於弊,卻從來不敢說出是誰的利?誰會賺到錢?臺灣的利益還是中國的利益?誰又會因為受到損害?完全不願與人民溝通、解決人民的疑慮,不斷展現自身蠻橫專斷的決策,踐踏民主政治的價值,出賣全體臺灣人的利益。

五、意向同意書未照應有程序、矮化主權

根據先前加入WTO的模式,總統執行對國際組織的締約權,應該由總統委請外交部,攜帶總統簽暑、外交部長副署的文件向國際組織申請,但本次亞投行的意向書,馬英九卻交由陸委會、交付中國的國台辦進行申請,等於在國際上公開承認臺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將台灣人民努力捍衛的主權及尊嚴一夕之間破壞殆盡。

以上五點顯現出馬政府本次申請加入亞投銀的行為盲目跟隨銀彈規則、協助鞏固中國的權力、拋棄環境保護及勞動權益、黑箱再現、污辱臺灣主權,一個笨總統不可怕,笨又獨裁的總統在任期最後一年為了自己在中國的歷史定位,卻不斷想拉著全體臺灣人民陪葬,但臺灣並非政府的財產,全體人民才是臺灣的主人。


西瓜偎大邊 安倍挫敗

會員末班車,使許多原對日本主導的亞銀(ADB)深具信心的日本專家跌破眼鏡,對日相安倍更是一大挫敗。

各國相繼搶搭亞投行創始

安倍除要考慮美國老大哥立場外,亞投行打到日本主導的亞銀,更讓日本對加入亞投行相當為難,憂心日本和亞銀因此漸失影響力,無法再主導區域開發融資標準。

亞銀成立於1966年,總部位在馬尼拉,宗旨在降低貧窮,美、日、中表決權比例分別是12.7%、12.8%、5.4%,亞銀因此由美日主導,歷任總裁均是日本人。亞銀現任總裁中尾武彥,是日本2013年所任命,前任總裁黑田東彥目前擔任日本銀行(央行)總裁。

有人質疑,中國主導創設亞投行,目的之一是摧毀亞銀,原本日本官方和民間並不在意此說,畢竟亞銀的信用評比AAA級,不良債權為零,想一夕間摧毀並非易事。

但如今加入國家超出預期,才讓日本真正憂心起來。安倍上台後全球走透透,希望借「鳥瞰地球儀外交」鞏固日本在國際社會地位,然利字當前,各國仍抱著西瓜偎大邊、先搶先贏的心理,奔向中國的懷抱。

昨在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報名截止前,日相安倍說,無需急躁,日本該採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