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 紀念篇

2011060510:00

屈原 - 端午節(人寫有屈原自沉前景)屈原

大家好 ! 端午節快樂!記得家家戶戶要插艾草香矛草..帶香包...

祠南夕望 唐·杜甫~ 屈原 毛澤~ 過汨羅江感怀 郭沫若~

據《記·屈原贾生列傳》記載 :
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强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响深遠(故~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绝筆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纷纷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渔夫們划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進江里,說是讓鱼龙蝦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們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師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傷害屈大夫。怕飯團被蛟龙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缠彩丝,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風俗;以此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据《端午考》考証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2200多年前到今天,一直是端午節是祭祀屈原。)
一說是纪念越王勾践操練水師,但却充分反映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