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可以有兩個答案 ~
朱慶餘應是張籍的得意門生
被選在《唐詩三百首》裡有一首詩大家很熟
青山雪山 兩樣情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詩寫得極好,剛剛新婚的女子,結婚第一晚,洞房紅燭高燒。第二天一早,等待破曉要盛裝拜見公婆長輩。或許心裡緊張忐忑,努力化妝還是怕不得體,最後低聲問新婚的丈夫,眉毛畫得深淺是否得宜?
距離一千多年,今天青少年讀這首詩的文本,相信不會有太大困難。
在《唐詩三百首》裡,這首詩的題目叫〈近試上張水部〉。
年輕人看到這樣的題目,有一半的人可能搞不懂就跑了。
另一半人當中,有幾個認真的,為求「甚解」,就查一查資料。
資料查出來,「張水部」就是張籍,也是唐朝一位大詩人。當時他在「水部」(主管水利的機構)做官,《全唐詩話》說是做水部郎中,也就是水部的正長官。一個宋朝人考證說是「員外郎」,應該是「水部」副手。
「近試」是朱慶餘將要參加考試了,他遇見從五品官的張籍,就把二十六首詩「上呈」給「張水部」。
《全唐詩話》說張籍很喜歡這些詩,自己看,也拿給其他人看,「置之懷袖,而推贊之。」很讚賞朱慶餘。
寶曆2年(826)朱慶餘就登科了,考中進士。
這樣解讀前面讀到的一首好詩,內容可能完全改觀。許多註解依據《全唐詩話》故事發展出如下的版本:
朱慶餘自比是新婚女子,要參加考試,害怕文章寫不好,不能得到考場「主試官」(舅姑)的欣賞,因此先給「張水部」(夫婿)過目,希望對自己的詩文(畫眉深淺)指點一下。
唐朝科考,有「行卷詩」、「干謁詩」的習慣,參加考試的學生,先把「詩」呈送給有官位的名人品題,拜謁權貴,獲取提拔。
朱慶餘是曾經獻詩給張籍,張籍大為讚賞,也有回贈的詩。
這樣的解讀方式,成為許多教材的教學內容,掩蓋了朱慶餘原詩充滿生活情境活潑佻達的可愛部分。
一名中學或大學的學生,在他們生命的青春時刻,按照「近試上張水部」的題旨讀這首詩,一腦子想到的是「考試」、「提拔」,是攀附權貴名人求功名的心理,這首詩恐怕就要流失了原味,也很難讓今天的讀者喜愛感動吧。
因此《詩話》的故事可能幫助解讀這首詩嗎?還是變成了青少年進入詩的世界的障礙?
即使,朱慶餘是為了考試,把這首詩呈給張籍看,我還是相信他在寫這首詩時,是經驗到了新婚夜晚的溫暖,經驗到一個初婚女性見公婆前的緊張,他特別感受到剛成婚才一天的妻子如此信賴夫婿,化妝完,悄悄低聲詢問身邊男子:眉毛畫深了?還是畫淺了?
「妝罷低聲問夫婿」是這首詩裡最動人的句子,在芸芸眾生的世界,在許多可能挑剔責備的眾人面前,一定要有一個可以相信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比鏡子還能看清自己錯誤、讓自己改正的人,一定要有一個人,你願意全心依賴。
在茫茫人海中,有一個可以這樣低聲詢問心事的人,是多麼大的幸福。
希望一千多年後,今天的年輕人讀這首詩,還可以感覺到人世溫暖,可以努力尋找自己的幸福,見證自己的幸福。
唐詩比宋詞、元曲常常更深入民間,因為它以活潑的生活為基礎。許多男性詩人也可以委婉感受女性的心事,通達人情,寫出「閨意」一類的美好作品。
今天的教育,反而如此迴避洞房花燭、迴避男女的私密情感,好像要有更繁難「高尚」的解釋才足以有教學價值。
這首詩原來是一首「閨意詩」,或許因為朱慶餘見到張籍,拿詩給他看,禮貌上加了「近試上張水部」,但是,一定要去除「洞房花燭」的「閨意」實景,一定要迴避「夫婿」的親暱,硬要穿鑿附會成「考試」、「攀附」、「提拔」,其實做小了一首詩的格局。
許多年幼時讀的唐詩,慢慢咀嚼,最初可能依靠「詩話」、「註解」,慢慢會覺得回到詩的文本可能更百讀不厭。
朱慶餘這首詩的文本就是那四句二十八個字,上千年來的考證註解可能都嫌累贅多餘。
文字的註解看得厭煩了,有時我喜歡對著新出土的唐代女子塑像來看,看她彎月一樣的眉毛,脈脈含情,彷彿正在詢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圖一)
圖一這件唐代的女性供養人像曾經在日本展出過,第一眼看到,直覺就想到了朱慶餘的詩句。
大方、健康,五官如此明朗,眉目皎潔乾淨,這樣明亮又嫵媚的女性在宋以後的畫裡不多見了,一下子呼喚起朱慶餘詩裡那個畫完眉毛轉身向著夫婿的美麗女子。
供養人是在洞窟廟宇裡供獻佛像菩薩像的施主信眾,敦煌壁畫塑像裡都有供養人,等於出錢捐廟的人把自己畫在畫裡。早期供養人都畫得很小,跪在佛菩薩前,顯示一種信徒的謙卑。唐代的供養人逐漸變大,畫工雕塑家也特別花費心思去塑造供養人的五官衣飾細節,保留了唐代文字上不容易讀懂的頭飾、髮型、服裝、化妝──等等真實的樣貌,供養人等於是當時真實的肖像,對著這些肖像,唐詩的許多文字描述就可能更為具體了。
近五十年間,古代文物出土越來越多,唐代的供養人、唐俑、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金銀器,許多墓葬中發現的女性釵環、織品,鞋襪,可能都是「註解」唐詩的好材料,或許會比固守著「詩話」、「詩解」更能讓青年和大眾進入唐詩的世界吧。